—— 1921-2018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提問1
我們,當代大學生們,一群正處于風華正茂、大好時光的有志青年,有著為壯大祖國、實現中國夢奉獻自己的滿腔抱負。那么,各位優秀的同學們,問題來了。
>>>你們了解建黨節的由來嗎?
建黨節的由來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抗日戰爭時期,由于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后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提問2
注意了,第二個問題來了!
>>>你知道和建黨節相關的活動嗎?
建黨節相關活動
1、召開建黨周年紀念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分會場進行電視直播會議實況。
2、組織開展以“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為主題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
3、組織開展“當優秀公仆、創一流事業”征文活動。
4、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新黨員宣誓儀式。
5、召開黨務干部座談會。
6、各基層黨組織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
7、評選和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
8、開展送溫暖活動,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活動,機關組織青年黨員走訪慰問建國前老黨員活動。
9、組織兩級干部和黨員骨干觀看黨風廉政教育專題片。
10、舉辦“輝煌的五年,歷史的跨越——喜迎黨的十七大”圖片展。
每年中國建黨節,部隊都組織盛大的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各級政府,也組織隆重的軍民聯歡晚會或座誡會,邀請老紅軍、軍隊離退休干部復員退伍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及烈軍屬代表參加。同時,還要組織擁軍優屬活動,宣傳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檢查優撫工作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和困難及時給予解決。
提問3
>>>關于建黨節的歷史,同學們又了解多少呢?
建黨節歷史
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動派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于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處在更加艱苦的農村戰爭環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進行斗爭,仍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
直至1936年當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以表示對黨的誕生的紀念。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開幕的,但沒有具體的日期。這篇紀念文章是以一大開會的月份為依據的,而不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日期為依據的。當時,還沒有舉行過群眾性的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97年前,誕生伊始的中國共產黨,不過是當時中國300多個政黨之一,成員最初僅50余人。97年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97年的風雨兼程,97年的發展,我黨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黨的發展
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2001年版本資料簡介,中共建黨90多年來共經歷了如下十個主要階段: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特別是十九大的召開,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用中國的發展和治理成就展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也是歷史中國的結果。經過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7年的執著追求、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艱苦創業、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經過十八大以來這5年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中國社會的發展站上了歷史新起點,中華民族的發展達到了歷史新高度。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黨的成就
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面貌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97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中國人民命運發生的變化,其廣度和深度,其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在人類發展史上都十分罕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strong>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無愧于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個光榮稱號。
>>>十八大以來成就
1、“互聯網+”鑄造中國“新經濟”
2、“簡政放權”,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
3、“供給側改革”,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此正式拉開大幕。
4、“精準扶貧”,提升貧困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手段。
5、“司法改革”,提升群眾獲得感。
6、“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點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推進。
7、“反腐倡廉”,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形成了制度化反腐的體制機制保障。
8、“中國制造”,從古老中國創造四大發明,到如今被海外網民稱之為“新四大發明”的高鐵、網購、移動支付與共享單車,創新成為中國復興路上的精彩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航天工程、超級計算機、量子通信、大飛機工程、高速鐵路、國產航母等高技術和高端制造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
今天,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最后,讓我們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經過不同時期的多次修改,短短80字的入黨誓詞,包含黨的性質、宗旨、綱領、目標等,從黨的十二大寫入黨章沿用至今,深深地刻在每一個黨員的心中。
文章來源: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電力學院